本报拉萨讯(通讯员 张歆平 记者 郑璐 袁海霞)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获悉,近年来,我区气象部门建立基本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的西藏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推进我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
据了解,我区气象部门在重点围绕智能网格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高原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等关键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等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自治区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处长建军介绍,我区通过建立本地客观预报技术方法,实现短期降水、温度客观化预报,时间分辨率提升到逐小时。围绕重大活动,实现提前1.5小时,精准到1公里、分钟级预报。试点开展雷达盲区短临预报预警和次季节网格气候预测业务。自主研发的暴雪模型实现提前5小时预警。此外,建设基于地面观测、卫星和雷达等多元数据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警系统和西藏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填补了我区强对流天气预警和区域模式空白。
同时,自治区气象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持续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卫星应用,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西藏数据与应用中心和一个自治区级卫星遥感应用中心。面向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御的战略需求,持续推进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围绕“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区域水分循环与云降水影响特征及多圈层相互作用”和“藏东南水分循环与生态环境影响”,建设完成墨脱、日喀则两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聚焦藏东南水汽通道、重大工程建设保障服务,建设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中和观察野外试验基地,2023年,该基地被正式列入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序列。各创新平台在西藏气象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据统计,近5年来,我区气象部门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4项科研成果获得“十三五”以来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评价良好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