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3月26日

在中华礼乐美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尚以诺 王刚

以礼乐文化和儒道相融的知识话语为特征的中华美育精神,强调情本体、重视人文化育和生命实践,处处以心性论为基本前提、以礼乐美育为主要形态,紧紧围绕“君子之学”的核心命题,砥砺强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修养路径,最终倡导和合于臻美、志道的生命伦理境界。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新时代针对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应着力挖掘和转化传统文化礼乐教化的美育规律,坚持“文艺立心、礼乐教化”的感性培育,重视在提升自身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和温润心灵中内化为个体心性的自觉追求,外化为参与社会变革、对象化生命力量的日常行动。

一、坚持礼乐涵情、以艺通心的心性传统

以道制欲,立心通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以艺通心”,正是在深刻把握中华文化心性论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华美育精神以涵养性情为突出特征和独特规约的深刻阐释。“礼乐涵情”,主要出自儒家学派的美育理念,其认为音乐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感的积淀与感发,使生理感官的快乐与追求道德的理性融合起来,对生命深处之本源进行内在的修养调和,最终实现以仁为乐、人乐一体的和谐境界。依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它既是立德树人的心灵基石,也是实践道德的情感力量。遵循礼乐涵情、以艺通心的心性传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本土化路径,既是对中华人文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理念的根本遵循,也是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的重要契机,更是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有力举措。礼乐涵情、以艺通心的心性传统,应该贯穿青年美育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促的审美氛围。新时代青年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也是丰富精神、厚植情怀、坚定信仰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显现。这一新思想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在“以艺通心”的美育实践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时代洪流中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精神力量。

二、坚持乐行志清、礼修行成的知行传统

礼乐中和,滋养知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中华美育精神关于乐行志清、礼修行成的传统,从三个方面回应了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要求。其一是礼乐并举,礼作为个体基于社会群体之区别性身份所呈现的外在行为规范,以表示进退有度、落落大方;乐是个体基于社会群体之交往性身份所涵养的内在和谐情感,以表示正心诚意、和乐安适。其二是礼乐相济,传统乐教在潜移默化中疏导、调和人的内心,从而影响道德行为;礼教则在礼仪规范中约束、修饰人的行为举止,从而彰显道德内心。其三是礼乐相融,乐教与礼教的核心精神在于穷本极变、著诚去伪,和谐善良的行为正如内心所昭,在日常生活中如汩汩流水般自然而然生发出来,以滋养出文质彬彬、美善相乐的君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需要共时性观念与行为的互促互进,也需要历时性观念到行为的渐修渐得。因此,新时代青年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应该贯注于知识教育、情感熏陶和技能训练的连续性过程,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参加社会志愿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日常行为规范。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处处溯源传统文明知行应用的文化境界,也引领、激励新时代青年遵循乐行志清、礼修行成的知行传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助力社会文明新风尚,形成社会道德新风气。

三、坚持礼乐明德、立德树人的成人传统

育人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工作应坚持立德树人,这既是对中华美育精神以礼乐明德为内核的传承与发扬,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精神硕果。“礼乐明德”,基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充分发掘中国艺术精神中的道德修养根源和人生价值根源,并将教育、伦理、政治、心理等各门类维系起来,既从文化制度层面建构起整个民族的主流道德风尚,又从教育机制层面提高个体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礼乐明德”讲求以风骨为人格操守,蕴含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以中和为处事方式,形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等道德规范,以此作为君子之学、大人之学的基本要求。“礼乐明德”是中华人文精神觉醒、自珍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鲜明标识,在实践中包含着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等。

当前,无论高校教育还是青少年导引,立德树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青年群体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因此,新时代的美育工作,应将礼乐明德的基本元素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将礼乐明德的“德”阐释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德”,将传统礼乐精神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予以新的彰显和弘扬。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古今、内在传承的精神脉络,在实践中就要将中华美育精神的礼乐明德理念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联系起来,激励新时代青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形成向上向善、真美实诚的精神品格,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四、坚持礼乐化俗、移风易俗的风化传统

礼乐美育,要在易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礼乐化俗”遵循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的风化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的递进统一提供良好氛围和有效实践。传统美育中的“礼乐化俗”,与儒家政治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将个体的身心情感和伦理政教融合起来,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整合集中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在礼乐化俗的风化传统的当下实践中,把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不同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化用于日用不觉、感性审美的日常言语行为,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时代青年需要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联起来,在家礼家训、乡规民约和都市文明新秩序的耳濡目染中“系好扣子”,养成知书达礼、孝亲敬长、彬彬有礼的谦和风度;在社会公约中养成遵守规章、爱岗敬业、诚信友好的待人准则;在浓郁的仪式氛围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树立道德信仰;在公共场合和网络空间中规范文明用语、健全礼仪礼节、形成礼让宽容的氛围;在日常消费文化和个体文化的践行中时刻体验审美文化的高雅中和与诗性之美。同样,移风易俗的风化之教,尤其需要审美愉悦的载体和形式,需要寓教于乐、适俗之韵。通过创设视听融合的审美情境,鼓励和引导大众文化、青春亚文化形态中的生命感兴之美,在审美共情中实现美美与共的社会新风尚。

在中华礼乐美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对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现实回应。新礼乐培育新青年,置身新时代,青年群体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应以新人姿态身体力行,率先成长为勇担文化使命的礼乐美育践行者。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