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人的现代化方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明显超越。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局限性
马克思早已指出,人逐步摆脱“人之依存”“物之依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才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所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其在推进人的现代化方面不可避免地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有利于推进人的现代化,但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继续发展,却造成了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过程指明了实现人的现代化所必须具有的生产力基础。他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物质世界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来说,应该是和人的发展水平相吻合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不仅促成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而且使人们逐渐摆脱自然经济束缚,客观上有利于推进人的现代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最终沦为资产阶级推动资本的无限制增值,以增加自己的财富和享乐的手段。劳动者的价值在不断增值的资本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时至今日,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之间的矛盾仍在资本主义世界广泛存在。
第二,资本主义现代化推动了人的劳动方式的进步,却使劳动者的发展趋于畸形化和片面化。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的劳动方式不仅在客观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着这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水平。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原本具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被迫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不得不进入资本主义工厂沦为现代工人。但是,劳动者并没有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接续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而是在资产阶级的无情盘剥下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变成异化的、片面化的和畸形化的人。在资本主义现代工厂中,劳动者仅从事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生产过程的生产,日复一日地在机器上完成单调的、不需要任何复杂思考的简单劳动。劳动者成为机器和技术这一无意识、无生命的机器体系中的有意识、有生命的奴仆,劳动者的劳动逐渐失去了主动性与目的性。
第三,资本主义现代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却在进一步发展中使人的精神世界陷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的窠臼。无可置疑的是,在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现代化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精神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但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对物质利益的极度追求与渴望使得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盛行起来。资本主义现代化使交换价值成了人们唯一关心的对象,金钱和资本成为世俗世界的“神”,资本拜物教、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逐渐产生。与片面积累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相伴而生的,是愚昧、粗暴、道德堕落的积累。随着人们越来越陷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等的泥沼,人们在扩张自己对金钱和资本的欲望时渐渐迷失了本性,在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保护中不惜损害他人和自然的利益,不断造成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滑坡和精神危机。
二、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实践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即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在科学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人类社会逐步摆脱人的不自由状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实践道路。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以人的现代化为价值旨归的现代化道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因此,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把人置于主体地位,必须全身心投入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中。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遵从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推进人的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自主锻炼能力、提升现代化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开放以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发展的活力充分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中国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初心不动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的现代化道路。人的生活水平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程度的直接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从来都是为了人和发展人为价值取向,使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为满足全体人民客观需求的手段、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实际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速,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此外,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相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推动分配方式更加合理,保证了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口红利,长期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使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并没有停留于仅依靠消耗人力资源优势取得发展的模式上,而是在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马克思分析过,经过特殊训练,具有专门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比没接受训练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要大。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通过不断将人力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来提高发展质量的。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的现代化创造了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扬弃资本主义“见物不见人”的模式,成功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对推进人的现代化的种种局限,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坚持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价值旨归,通过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了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实践,推动了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符合人的现代化要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符合人的现代化永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号:AHSKY2020D65)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