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辉 施芳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四个创建”开展以来,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更大力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准确把握“四个创建”的重要意义
“四个创建”科学回答了如何进一步做好西藏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固边兴边强边这一时代课题,既有战略上的谋篇布局、又有关键处的出招落子,既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又着眼西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四个创建”凸显了党中央对西藏的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深刻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科学回答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综合考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赋予西藏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世界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战略定位。“四个创建”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要求、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定位提出来的,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
“四个创建”体现了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目标要求。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四件大事”项目化、载体化,自治区党委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西藏工作的规律,提出了“四个创建”的举措,让“四件大事”得到有效落实。
“四个创建”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团结才能稳定,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才能共同繁荣发展。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是推动西藏各民族共同团结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在全社会形成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亲相爱、共同成长的融洽氛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旨在解决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为其他“三个创建”提供基础和支撑,对于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的重要实践,是自治区党委推动新时代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是满足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于统筹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边防建设,构建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边有动力、发展有支撑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四个创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相辅相成,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四个创建”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
“四个创建”开展以来,我区专门成立“四个创建”办公室,积极建章立制做好顶层设计,各地结合地方特色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取得新成效
完善制度机制,为模范区创建保驾护航。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年)》《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等文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九进”实施方案、测评指标、考评命名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聚焦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提供了制度保证。
开展宣传教育,民族团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课堂教学、集中宣讲、媒体宣传、文艺表演、新旧西藏对比、参观学习等形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教育的内容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社会教育全过程,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入脑入心。
开展实践活动,民族团结创建成效显著。开展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组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全面启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西藏卷》史料汇编工作,确定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区情研究中心等5家单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与普及、模范地市、模范单位、模范个人命名与表彰工作。通过召开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申报命名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评选全国及省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方式,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形成了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人人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良好氛围,民族团结创建成效显著。
(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立足战略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自治区党委围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制定出台了《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打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生物、边贸物流、高新数字七大产业发展,努力在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切实把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奔向共同富裕。
结合西藏区情,推进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外力、增强内力、凝聚合力,推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力打造G318精品旅游大道、G219沿边大通道、高原丝绸之路,推进拉萨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林芝生态旅游区、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珠峰生态文明高地旅游示范区等建设。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青稞、牦牛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有序发展现代化种植养殖,建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拓展对外交流的载体和渠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融入大香格里拉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2年至2022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8元增加至18209元,年均增长12.32%,高于全国3.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63元增加至48753元,年均增长10.26%,高于全国2.86个百分点。
(三)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推动美丽西藏建设呈现新气象
做好顶层设计,实施生态工程项目。先后出台《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关于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大力实施拉萨南北山和“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退化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防沙治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工程项目,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护。
践行“两山”理念,生态建设成效突出。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与发展协同推进,建立高原生态农牧业、绿色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闯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以上,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片区获批设立,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全部完成。高原动植物栖息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黑颈鹤增长到1万多只,藏羚羊种群数量增长到30余万只。50%以上土地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相应水域的环境质量标准,已记录的野生植物有96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7种。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提高至12.31%,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7.14%。
(四)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推动强边兴边富民取得新进展
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西藏自治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国防意识,以强边固防为总目标,深化“五共五固”,推进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发挥好定点帮扶作用,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边境城镇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统筹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624个边境小康村,新增6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所有一线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主电网覆盖率92%以上,通宽带率和4G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大力实施守土固边工程,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西藏自治区统筹推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边防建设,加快面向南亚大通道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农牧业、边境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边境安全物质保障得到加强。坚持以解决稳边固边急需、边民急盼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出台村镇建设规划,制定村镇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把小康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实现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实施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保等民生工程,保持边境地区人口稳定增长,着力构建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边有动力、发展有支撑的新格局。目前,所有边境县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各族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争当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作者单位: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