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旦增嘎瓦
基层,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近年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城南街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细致、有效落实各项工作,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持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组织保障,在“建”上下功夫。城南街道始终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街道“头号工程”“书记工程”,建全体制机制,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督导检查机制,成立两级综治中心,制定《城南街道党工委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4项工作制度办法,强化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优化设置46个基层网格,按照“1+6+X”模式配齐配强基层网格队伍,压紧压实网格工作人员职责,提高网格服务管理质效。
严格街道重点工作督查制度,常态化对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街道周例会上进行通报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项基层社会治理安排部署落实落地。
按需整合现有资源、人员、设施等,依托政务服务大厅,建立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人口管理、警务资讯等各类服务内容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多项事。
城南街道坚持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整合综治视联网、平安西藏APP、雪亮工程等“一张网、一平台”,打通了区直行业部门之间的横向联通和社区、网格之间的纵向联通,健全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1个街道“大工委”和4个社区“大党委”,由38个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担任第一书记和兼职委员,合力推动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制定联建活动计划,进一步提升辖区社会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
强化应急治理能力,在“能”上下功夫。提升基层应急治理能力,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按照街道不少于30人,社区不少于15人的要求,组建1个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和4个社区应急救援队伍,配齐配全相关应急储备物资,保障应急状态下人员能拉得出、打得赢,物资能调得出、用得上。组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网格员、双联户长,常态化开展消防应急演练、防汛抢险救灾演练等20余次,切实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应急能力和水平。
强化预警监测,在“防”上下功夫。基层治理,重在预防。城南街道坚持防患于未然,制定各类风险隐患点的应对方案预案,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排查化解各类隐患,开展信访隐患排查297次;发挥网格员、双联户长既贴近群众又熟悉民情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工作。同时,借助外卖骑手在城区内流动性大、接触面广、人员分散等优势,成立“南骑士”志愿服务队,聘请外卖骑手为“流动网格员”,为街道收集反映各类问题。
据统计,该街道以“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形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45次,通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元化解调处各类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