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2月26日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探究

田苗

        马克思的民族思想有着非常丰厚的理论内涵,主要包含民族文化和心理理论、民族关系理论、民族融合理论等诸多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于我们把民族问题解决好,从而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融入民族之中,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和心理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持。民族文化与心理理论认为,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最为稳定和核心的要素。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物质生活状况和历史发展特征的体现,它是一个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强化国民心理自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支撑。国民心态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征和精神因素,它既是对国民自我的一种心理认可,又蕴含着较高的国家自豪感和责任感,能够增强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归属感。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体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需要。它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深刻、最深层的要素,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

民族关系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方法原则。民族关系理论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它包含着解决民族问题的一般性原理和基本要求,为我们建立新的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方法论依据。第一,确立各民族平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的民族关系理论强调所有民族都是平等的,反对种族的特权和歧视,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权进行全面的保障,这是我们目前解决民族问题的内在需求。第二,巩固国家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我国一直致力于在法律上保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必须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做到平等、统一、和谐。民族平等、国家统一,是我们在国内和国际两个领域对抗民族分裂的内在精神动力,为我们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指引,还能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方法原则。

民族融合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发展方向。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我们国家能够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提供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第一,民族融合的趋向,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指引;民族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交往和交流中,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差异减弱,最终实现民族的一体化。第二,民族融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奋斗方向;民族融合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过程,它是建立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交往交流中,不同民族之间会有意识地进行民族交融。国家一体化理论将今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方向纳入其中,要求加快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把重点放在营造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环境上。这为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提供了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