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2月23日

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2023年昌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万慧

辞旧迎新,澜沧江畔,昌都市迎来“丰收季”——2023年全年经济发展“成绩单”亮眼: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一份份稳健的答卷,见证了昌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2023年以来,昌都市围绕市委“22445”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踔厉奋发、苦干实干,扎实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昌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86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37.25亿元,同比增长50.2%。

昌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邵华凯告诉记者,“投资落实年”是2023年昌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定位,全市在盯项目、扩投资、拼经济、稳增长上狠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集中精力抓产业发展、抓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2023年,昌都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组织开展“俞你同行·走进藏东”昌都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活动,超1亿人“云游”点赞,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均增长59%;高原生物产业有序发展,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16.43万亩,全市粮食产量突破20万吨,芒康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类乌齐县滨达乡(牦牛)上榜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强镇认定名单;商贸物流业繁荣发展,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实现销售额685.97万元。

2023年12月6日,昌都大唐清洁能源基地产业园合作共建暨首家企业入园签约仪式举行。仪式上,昌都新区分别与中国大唐、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昌都大唐清洁能源基地产业园合作协议》《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入驻昌都大唐清洁能源基地产业园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刷新了产业质态好、落地见效快的新纪录。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支撑靠项目。在昌都,项目主战场上也热潮涌动。

2023年共开复工基本建设项目378个,川藏铁路(昌都段)、G318线提质改造、省道521线(澜沧江沿江公路)如美至曲孜卡段控制性工程、类乌齐县城供暖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如美、昌波水电站完成核准并开工建设;藏东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叶巴滩、巴塘、拉哇、扎拉、昌波等水电站建设有力推进,全年清洁能源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

在产业蓬勃发展中、在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中,昌都遍地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精彩瞬间。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2023年,昌都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倾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为全市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年11月28日,昌都市江达县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局窗口首次投入使用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自助服务终端,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办理人只需一张身份证,就可通过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在线电子签名等,实现电子化申请+自助领证,真正打通了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的‘最后一公里’。”江达县一商户高兴地说。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为持续激发市场经济发展活力,昌都市坚持刀刃向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5+2双休日值班制、午间不打烊”等便民服务举措,开设“好差评”管理系统、“办不成事”窗口等线上线下渠道,畅通办事群众的堵点难点,企业登记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即申即办即批”。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5182项,网上可办率达100%。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工作正式启动,制定印发《推动市属国有企业规范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昌都市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方案》,19家市属国企整合重组为投资、能源、矿业、农发、文旅5大产业集团,国资国企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昌都市还坚持依靠营商“软环境”,助力经济“硬发展”。

2023年6月28日,昌都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昌都市经开区举行。推介会上,共签约9个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协议资金达10.3亿元。

“我们渝联建材公司之前一直在昌都市区从事建材销售,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就把目光瞄向了昌都新区,这边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等都很有吸引力,我们公司已经购买了78亩地用于新建物流园,总园区建成我们预计投资两个亿,园区建成后仓储量可以达到一万多吨。”渝联建材项目负责人罗仁彦说。

2023年以来,昌都市牢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昌都市招商引资若干规定(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破除痛点、解决难点,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全年到位招商引资资金79.4亿元,超出年度目标任务18.5个百分点,昌都新区新增注册企业122家,新增注册资本21.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0亿元,完成入库税收7.7亿元。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生金激发了昌都经济活力,给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经济发展的同时,民生福祉也逐步增进。

2023年,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675元、18460元,同比分别增长10%、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67亿元,同比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数据,既是幸福的显证,又是发展的方向。

2023年以来,昌都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就业创业、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提升昌都人民的幸福指数。

稳就业工作扎实开展。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90场,开发就业岗位20043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60人;农牧民增收“十条措施”落实有力,建立健全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意向数据库”和“劳务用工需求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5万人次,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增收17亿元;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01%,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60.91万人次,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率达99.44%、特殊人群医保参保缴费率达100%,两项参保数据均创新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947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340元/人/年,分别兑现城乡低保资金3838.08万元、18003.83万元。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4.54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88个;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实施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共识别脱贫监测对象2557户12378人,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2054户9906人,未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问题;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完成户厕改造1.5万座,新建改造牲畜圈舍18416户。

一串串数字,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有说服力的证据。

邵华凯表示,站在硕果累累的沃土上,昌都市凝聚抓发展、谋突破、促振兴的强大合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以实绩实效交出经济发展满意答卷,为建设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奋力在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展现昌都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