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2月19日

乡村美 产业兴 农民富

—米林市羌纳乡“农业产业强镇”的发展密码

        本报记者 张猛

一条条乡村公路纵横交错,一个个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一栋栋农家庭院点缀在青山绿林间……早春时节的米林市羌纳乡,处处呈现出乡村美产业兴的美好景象。

近年来,米林市羌纳乡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金扶持、企业(能人)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提出3个行政村力争100万元、6个行政村突破50万元、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1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的“369”发展目标,分批培育农牧民特色产业示范村,稳中有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4月,羌纳乡入选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在传统产业上求发展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科技、生态农场,有自动式开窗器、遮阳、保暖、通风、水肥一体化系统,还有比较先进的温湿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Ph值测试传感器等。”羌纳乡朗多银丰生态农场生产负责人王飞介绍道。

走进羌纳乡朗多银丰生态农场,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标准化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紫红的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等挂满枝头,几个工人正在为新一批的辣椒幼苗打杈,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羌纳乡积极探索特种养殖,争取资金2600万元,在巴嘎村安置点建设29.3亩的林麝养殖示范基地,最多可养殖林麝506只,后续将通过场地租赁、饲草收购、创造就业机会等方式带动农牧民拓宽致富渠道。截至目前,基地养殖林麝24只,通过机械租赁、务工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超180万元,预计2024年养殖规模将达到100只,收益也将达到200余万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结果村木耳种植项目和米尼村灵芝种植项目,未来将加强与红太阳家庭科技农场等企业的沟通合作,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打通销售渠道,形成村集体产业支柱,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创收62万元。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探索采摘体验与集中销售并行模式,推动羌渡岗村、当扎村车厘子经济园和西嘎村庭院车厘子项目持续创收。

此外,羌纳乡探索建设军地综合供销体系,延伸运用军地共建活动中心展销点,加强新鲜果蔬、土特产售卖;与巴嘎村林麝养殖示范基地建立“订单式”饲料供应机制,以村集体名义种植推广胡萝卜、黄瓜等饲料作物,形成经济循环,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益2.5万元,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

在文旅融合上求创新

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走进羌纳乡西嘎村,深入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瞄准这一契机,村民不断创新,用本地藏纸制作的笔记本、灯笼、唐卡、信封等相关产品成为旅游热销品。

如今,通过扫描技术,唐卡画或游客拍摄的风景照都可以打印到藏纸上,成为一份独特的旅游纪念品。相对更低的成本,加上浓郁的本地特色,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深受游客欢迎,也成为近年来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渠道。

近年来,羌纳乡以与广东省援藏队市直支部结对共建为契机,大力争取政策支持和援助资金396万元,以西嘎村民族团结展馆与民族文化传承体验馆为基础,持续深入挖掘西嘎村民俗旅游资源,鼓励西嘎村同旅行社合作发展民宿、民俗体验等产业,引入优秀管理机制和稳定客源,以入户民俗体验(餐饮、娱乐)、庭院经济(车厘子)入户采摘为主要变现渠道,使西嘎村成为广东旅游产业援藏、客源援藏、资金援藏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发挥朗多村交通优势,利用文旅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岗派公路沿线游客集散地,规范化发展特色餐饮、零售业等产业;争取资金70万元,用于扩建朗多桃花岛民宿,增加民宿承载力,同时扶持朗多村民宿群开发与建设,发挥民宿聚集效应,持续吸引游客入住。做好色沃村江心岛旅游帐篷出租、骑马体验、响箭等增值项目开发,加强与苯日景区联系,建立稳定客源的同时,吸收景区运营经验,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强化江河汇流观景台售卖点、藏餐馆的运用,申请资金1万元,为销售人员统一制作民族服装20套,加强规范化管理,帮助群众端稳“生态碗”、吃好“旅游饭”。

在企业发展上求升级

羌纳乡巴嘎村依托靠近林芝米林机场的区位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在2017年引进优质企业——西藏可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每年可为巴嘎村带来10余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并以每年每亩50元递增。

公司长期在村内招收临时工,公司正式投产后,与巴嘎村签订长期雇佣协议,向村民传授加工技术。同时,公司租赁巴嘎村集体粮油加工厂;每年为当地解决320万斤青稞和1万吨苹果的销售问题,预计每年可为巴嘎村每户增收3000-5000元,提升村民建设家乡的希望和信心。

近年来,羌纳乡不断深化与各类优质企业的合作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原材料供应、转移就业等途径,让农牧民群众吃上“产业饭”。坚持多种经营,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涌现出诸如西嘎民族文化传承体验馆(藏纸厂)、朗多客栈群、巴嘎慈祥阳光农庄、米尼吉秋米利民家具农民合作社等一批优秀本地品牌,不断优化产业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多年来,羌纳乡朗多银丰生态农场通过土地返租倒包、圈舍出租、吸纳劳动力务工等形式,积极帮扶农牧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已帮扶困难群众300余次,带动增收约9万元;西藏可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大学生就业、原材料收购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10余万元,让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吃上“产业饭”、赚上“产业钱”;藏纸加工合作社采取“政府扶持+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藏纸加工合作社规模,带动脱贫户9户39人增收致富,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林芝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岗位、提升技能的方式,覆盖周边5个村208户830人,累计带动群众增收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