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海霞 郑璐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塔巴村村民旦增看来,如今村里的好环境,都是上下同心一点一滴努力换来的。
抚今追昔,70岁的村民赤勒用“天差地别”来形容村里的变化,“从前,人畜未分离,垃圾随便堆在山头,用土埋掉,牛粪遍地可见,污水横流。”
如今的塔巴村,已然成为我区“垃圾分类第一村”,每家每户门口放着垃圾分类箱;房前屋后栽着桃树、香花槐等10余种树木,花开时节,香气四溢;污水流进排水沟,牲畜粪便在指定积造点堆放;村民每周义务轮流打扫卫生,并把收集来的垃圾用来兑换生活用品。
走进塔巴村村委会,墙上挂着每户户主的照片和各自对应的“成绩单”,卫生保洁、河沟管理、生态建设、牲畜管理等分数一一记录在册,每个季度奖优罚劣。这样的引导机制,让很多村民转变了观念,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然而,提到这一切的发展与变化,塔巴村党委书记帕加陷入了回忆……
“旦增,村里要拓宽道路,你看能不能把你家的院墙向后退一点?”那年,帕加找到旦增,开口便提了个让旦增非常为难的要求。
“帕加书记,拓宽道路是挺好的,但是,这样一来,我家的院子不就变小了吗?再说,修路的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啊。”旦增有些不情愿,书记已经不是第一次上门了。
“钱的问题你不必担心,县里已经拨了专门用来改善村里居住环境的经费。”帕加步步紧追道,“村里这条路,一下雨就泥泞难行。咱们村虽然脱了贫,但如果不把这条路弄好,怎么能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呢?再说,你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件事还得你来带头。”
村里的党员被帕加一家家走访、一个个说服。最终,在塔巴村党员们的带动下,村民们把自家的院墙都向里挪了一些。
腾出了空间,道路有了改造的余地。几年下来,塔巴村不但大力推进道路硬化、植树造林,还利用原先的空地修建了公共空间。
如今的塔巴村,道路干净整洁。冬日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村里的老人们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或坐在广场上晒太阳,生活一片祥和惬意。
工卡镇干部达瓦卓玛告诉记者:“现在,塔巴村的道路、饮水、广播电视覆盖率、网络覆盖率,都已经达到了100%,‘厕所革命’完成率达100%。塔巴村每个村小组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室,群众的精神状态也一年比一年好了。”
硬件设施改善后,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显得迫在眉睫。“刚完成改造时,道路是干净整洁了,但是牲畜乱走,群众乱扔垃圾,没几天,村里的环境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旦增回忆道。
为解决这个问题,塔巴村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进行义务打扫,并在村委会附近设立垃圾回收兑换点,村民可以收集可回收垃圾兑换洗衣粉、垃圾袋、洗发液等生活用品。经过村干部的长期劝导,村里的环境、村民的精神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
村居环境好了,塔巴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光村”。2019年以来,多家旅游公司与塔巴村签订协议,开辟乡村旅游产业。“如今,村里有人办家庭旅馆,有人搞餐饮,有人做导游。光是旅游这一项,每年就能给我们家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旦增说。
达瓦卓玛告诉记者,塔巴村和旅游公司合作,选出第一批15户卫生整洁的家庭作为旅游参观点。旅游旺季,大巴车每天都会载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村民家里体验酥油茶等特色餐饮,村民带着游客观光油菜花田、陶器坊,每个月可以获得不少收入。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塔巴村群众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盈,积极通过开发塔巴陶瓷产业,传承非遗文化,目前,塔巴村一带已建成拉萨市首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塔巴村西藏弥盛塔巴陶瓷有限公司内,58岁的次仁聚精会神地处理着陶土,一件传统藏式青稞酒坛正在他的手中渐渐成型。
从14岁开始,次仁便跟着父亲学习制陶。次仁感慨:“以前要拉着骡子去拉萨卖自家做的陶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一个月有3500多元的工资。”
塔巴陶瓷这门传统手工艺传承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因为制作工艺落后等缘由,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塔巴陶瓷的困境终于在2019年出现了转机。
2019年,南京弥盛陶瓷专家团队多次进藏,与塔巴陶瓷传承人进行探讨研究,并于2020年成立了西藏弥盛塔巴陶瓷有限公司。公司在引进现代工艺、引进电子炉等现代科技产品、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注重减小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赋予了这项传统技艺以现代特色。
2021年6月,新生产基地落成,塔巴陶瓷开始规模化生产品质更高的产品,掌握这门技艺的群众也在公司就业,塔巴陶瓷这一特色产业走上了活化之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进入工厂车间,工人们正盘腿围坐在地,双手轻柔地处理着陶土,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手中逐渐成型的陶坯。一排排已经完成的陶瓷放在木架上,色彩柔和,花纹富有特色。
如今,结合墨竹工卡县格桑花开产业园区,塔巴陶瓷有了更多的生产可能性,也为塔巴陶瓷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塔巴陶瓷深入当地民众的生活,千年陶艺再次焕发光彩,成为非遗助力群众增收的新产业。
环境得到改善,产业得到发展,文化得以传承。如今的塔巴村是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