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1月15日

浅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精髓

熊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社会人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特征日益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可行方案,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现实,符合全人类的共同愿景,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全球的高度上,超越了国家、种族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体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理念,为构建新型世界国际秩序注入新的时代活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共同体源于世界的多样性但归于和谐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文化精髓,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衷共济”“义利统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思想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思想源泉,有着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提到的“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出发点的一致性。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提出的绝对正义、至善的国家理念是一脉相承,也与马克思提到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目标相契合。

一、体现“和合文化”的内核

“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和谐状态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生存和生活的理想状态。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和谐。“和合文化”可以帮助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做到“求同存和”、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做到“和而合之”,从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方面,“和合文化”展现了多元文化下的美美与共。美美与共的文化观,是对西方长久以来持有的非此即彼理念的彻底纠正和解构,真正契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世界上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民族,由于不同的人文历史和国情,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一贯主张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色不同,交织而成章;五音各异,交响而成乐。”中华文化正是在借鉴包容外来文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的包容成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美人之美,实现了中华文化的美美与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发展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造就了中国文化体系宏伟多姿、内容绚丽精彩。实现多元文化的美美与共,首先要对彼此文化理解与认同,秉持自信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不同文化的美,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和合文化”包含了“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文化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底蕴,文化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在相互交流中可以达到相互欣赏、求同存异,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即“和而不同”为正确处理差异和冲突提供了指导原则。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势,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善于从外来文化中学习,吸取长处,形成了中华民族内涵丰富的“多元一体”文化精神家园。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和障碍;文化因交流互鉴持续向前发展,交流孕育融合,融合孕育着共同体意识,世界各国应积极打造交流互鉴平台展示和传播多样文化之美,实现文化因交流互鉴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是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坚持合作共赢,反对任何单边主义、民族至上的文化思维模式,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新型文化价值观,从而推进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秉持正确的义利观

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其主要观点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计利当计天下利”等,义利观还强调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了正确的义利观,是全人类共同认可的国际道义,全人类的共同之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来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义与利在新时代背景下达到辩证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秉持正确义利观,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致力于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发展中国家相对接,深化与各国之间的互信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安全与繁荣。如中国免除对最不发达国家债务、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对非“十大合作计划”,给予多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积极支持和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这些都是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的生动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从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出发,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与正确的义利观,消解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冲突,有效回应了国际关系中的现实问题,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反对文化上的强权和霸权

中华传统文化中讲道义、重怀柔,崇尚“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历史上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朝贡体系不是掠夺式的而是礼尚往来的。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当世界范围内出现宗教冲突、难民危机、经济危机、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问题时,某些发达国家善用冷战和零和思维模式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结果是“失道寡助”,还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不安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打破“修昔底德陷阱”的非和平理念,反对文化上的强权和霸权,反对冷战与零和思维模式,坚持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反对非此即彼、唯我独尊的文化强权和霸权思维,坚持多边主义,主张以对话协商形式解决争端、化解分歧,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昌盛。

四、“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天下为公”和“天下大同”的文化思想底蕴。这种理念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思想基因,承袭着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出自《礼记·礼运》篇,“协和万邦”的思想出自《尚书·虞书·尧典》:“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天下大同”的理念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中,始终是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期盼和向往的目标。荀子曰:“四海之内若一家。”世界各国应守望相助,共同实现全人类为一家的理想状态。大同思想以公天下代替了家天下,主张“天下为公”,追求的是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着眼点是天下人的共同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 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才能共建世界大同,推动世界范围内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结语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海洋、森林、河流、空气等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已承受不了人类的恣意妄为,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应对出现的各类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世界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切关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建立“大同社会”美好愿景的现实回归,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全人类的共同文化价值追求,契合了各国人民追求共同人类价值的期盼,引领人类文明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情怀,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反对文化上的强权和霸权,画出世界范围最大的同心圆,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