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1月02日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推动山南文化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潘刚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任务。山南是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以来,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结合实际全力推进文化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刻领会“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内在特性,厚植传承发展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才可能创造历史伟业,才可能传承发展独特的民族文化,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民族文明。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各族人民,面对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存环境,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适应、改造、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西藏各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和发展了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西藏文化。西藏的古文明正是从中华文明的源头迸发而出,而又在祖国西南边疆这块特殊的地域创造出独具特点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价值追求上与中华文化更加具有一致性。进入新时代,西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其丰富的内涵、创新的形态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丰富着中华文化这个“百花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深刻领会“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大力弘扬进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传承发展,关键在于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进行自我更新。“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了勇于进取的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新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实践需要有效衔接。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文化事业蒸蒸日上,艺术百花璀璨夺目。《叫我们怎么不歌唱》《北京的金山上》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表达了百万农奴翻身作主人、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的喜悦心情;话剧《扎西岗》、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大型唐卡式歌舞《幸福在路上》等一大批精品力作获得全国大奖。山南的文化文艺事业跟全区一样,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迸发出强大创新力,琼结久河卓舞《山南鼓舞》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奖;歌曲《故乡邱多江》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原生态舞蹈《雅卓冲谐》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群星奖;主题晚会《永远的旗帜》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等。迈上新征程,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推动藏民族传统文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通过改造、补充和完善而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激活生命力、增强影响力、富有感召力。

深刻领会“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力量所系,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民族人民命运所系。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共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和情感态度,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之成为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汇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目标,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山南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努力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反分裂斗争和民族团结进步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让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更加牢固,先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7个、教育基地1个,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3个、模范个人21人;创建自治区级模范单位30个,获评模范集体139个,模范个人230名。迈上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筑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团结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承和弘扬慎终追远、敬宗睦族的优良传统,肩负起守护中华民族团结的共同责任,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最大合力。

深刻领会“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开放胸怀,强化交往交流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格局与胸怀,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要素,形成了丰富多彩、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及其价值取向。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彰显出超越民族、超越文明的宽广胸襟,表达出包容互补、交流互鉴的务实态度。

追溯藏民族的历史,不难看出其形成与发展的轨迹,在每个历史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内涵。山南市始终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持续发力,深化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以雅砻文化旅游节为龙头,各县(区)大力打造扎囊氆氇文化节、洛扎库拉岗日文化旅游节等“一县一品”的特色文化旅游节庆品牌,通过艺术交流、旅游推介、产品展销等方式,密切与各兄弟省市的交往交流交融,展示雅砻文化独特风韵和无穷魅力。错那门巴戏参加2020年全国百戏(昆山)盛典,首次登上国家舞台;扎西雪巴藏戏多次接受新华网、央视网等媒体采访,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诸多珍贵文物先后参加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金沙遗址博物馆文物展。迈上新征程,我们要大力支持、热情鼓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大,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

深刻领会“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积极推动合作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亲仁善邻、天下一家是中华民族始终奉行的处世之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主张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担当,“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我们的“和”文化源远流长。

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影响力,2018年,“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部医典》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等。在对外传播方面,山南市近年来拍摄了《克松人家》《走出色朵》等一批外宣纪录片,对外展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西藏山南故事。迈上新征程,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阐发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研究阐释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阐明藏文化是璀璨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继续做好对外宣介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中华文化提供多姿多彩精神源泉,共同组成“多元一体”特色中华文化。

(作者系中共山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