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绵延的高墙,翻崇山峻岭、穿沙漠戈壁,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在中华大地上留下雄浑有力的身影。
长城,长城!——说到中国,人们就会想到它;提起中华文明,人们也会想到它。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从一砖一石的悉心呵护,到“修旧如旧”的修缮实践;从历史文化的发掘阐释,到长城精神的代代传承……长城沿线,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娓娓讲述着这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护我巍巍长城
【故事一】
眉骨上凸起的伤疤分外显眼,蓝色工作服撕出了口子——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的长城保护员李世翔已记不清楚,自己多少次在巡查的路上摔倒。坠落、翻车、陷入冰窟、面对狼群……对很多长城保护员来说,这些是“家常便饭”。
受伤,李世翔不怕。最令他痛苦的,是岁月留在长城上的痕迹越来越浓重;最令他害怕的,莫过于长城的原生环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他自幼在长城脚下玩耍,对这些历尽沧桑的遗迹有着深入骨髓的痴迷。
放下多年经营的打印店,把生活成本降低、再降低。这个西北的汉子,一个月也舍不得吃一次肉,因为“钱省下来可以用于心爱的长城保护事业”。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李世翔对长城的深情。
“关你什么事?”“你算老几?”
阻止从长城上挖土垫羊圈的村民、举报在长城附近违法施工的单位……当李世翔履行长城保护员的职责时,诘问与威胁常常随之而来。“长城保护员的身份证明,就是我工作的底气。”他坚定地说。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长城保护宣传力度加大,理解他的人越来越多。去年,海原县为李世翔在县博物馆旁开辟了工作室。从此,他吃住在这里,深夜挑灯记录巡查发现的新遗迹,梦想着出一本书,展现整个西北地区的长城分布。
“长城守护着我,我守护着长城。”李世翔说。
【故事二】
打开电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为我们展示着长城全线连续实景三维图像库——
团队拍摄长城的“轨迹”显现在电脑屏幕上。当画面被不断放大,可以点击“穿越”到每一张长城照片的拍摄位置,长城的局部面貌一览无余,还能看到细节——砖缝一一可辨。
这是一个“数字复刻”的长城。
这些年,他和同事、学生们一起,以“扫描式”的连续拍摄,获得数量超过300万张的厘米级长城图像,建设了长城全线连续实景三维图像库,覆盖超6000千米的长城墙体和附属设施。
这样做意义何在?故事要从李哲的老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讲起。
2003年,张玉坤在研究北方军事堡寨过程中,发现沿长城带不少散落的“堡子”之间存在距离、形制的规律性,随后他意识到,这些设施与长城墙体紧密相关,应共属于长城防御体系。
“长城是一个由驿传系统、烽燧、屯田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巨系统’。”张玉坤说,“想要保护长城,首先要把‘家底’摸清。”
摸清“家底”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从距离最近的京津冀,到东北、再到西北……几乎每个假期,团队成员们背着各种仪器,对长城进行考察、测绘,长城遗迹上不为人知的细节,如“遗珠”般在“云端”被一一串起。
“挖掘、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城,才能更好地认识、保护它,这就是‘云端’长城的价值所在。”李哲说。
【记者观察】
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长城尤其如此。它分布于15个省份的404个县(市、区),其文物本体总计4.3万余处(座/段),建造年代不同、形态不一、保存状况各异……这些因素决定了长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庞大而复杂。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等相关文件印发,加强顶层设计;2015年至今陆续批准长城保护维修项目289项,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6亿元,持续改善长城本体保护状况;全国各地6800多名长城保护员加强巡查力度,守好长城保护“最后一公里”;科研工作者开展长城保护关键技术、关键领域研发,以科技力量破解保护难题……从国家到个人,各方携手、握指成拳,方能护我巍巍长城。
绵延悠悠文脉
【故事一】
“娘子不须忧愁,收拾麦羊,勿使堕落……”一封家书,二三叮咛,无限牵挂。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在字里行间尽显无余。
这封家书,出自1000多年前驻守在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的戍边军人之手。“春景渐芳”“仲夏极热”“秋气渐冷”“冬景既终”……这些勇武将士们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细腻。
拂去历史的尘埃,埋藏在长城脚下的故事重见天日。
2019年至2021年,我国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唐代纸文书、木简800余件。在整理室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和同事们努力辨认一份指甲盖大小的纸文书残片,试图将它与其他出土残片拼接重组,找到归属。
“这些珍贵的文书是戍边将士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他说。修复纸文书的过程好比拼图,为复原唐代戍边原貌,需要将上百件纸文书展平,逐个识读文字,再将材质、字体、内容相近的残片缀合拼接,研究阐释。
种地、打猎、应对战事……将士们的日常生活繁杂而艰辛。相隔千年时光,大漠黄沙依旧。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戍边人的爱与眷恋、诗与远方,绵延至今、荡气回肠。
【故事二】
冬日的阴山山脊,褪去了草木的颜色。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行走,很难将散落的青石块以及蜿蜒的土坡,与2000多年前阻挡战马铁骑的古长城联系在一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段遗迹,离地面有十几米,宽有四五米,全部是夯土所筑。”站在一处“土坡”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打开了话匣子。这里的土与石,她再熟悉不过。
上上下下、停停走走,她不时拿起相机,定格此时此刻的长城状态。相机,见证了高晓梅一家三代人对长城的向往与惦念。
高晓梅的父亲高旺曾是一名记者。20世纪70年代,他了解到呼和浩特清水河县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后,深深痴迷。卖掉老家的旧院子和窑洞购置照相机,此后20年间,高旺自掏腰包,徒步丈量古长城。
“父亲带我一起上长城考察,回家后我帮他抄写拟好的稿子。长城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高晓梅回忆着小时候与父亲一起记录长城的点滴,感慨万千。
1999年父亲离世后,高晓梅接过相机,继续走父亲没有走完的路。一年至少有300天,她“不是在长城,就是在去长城的路上”。2021年,高晓梅关于内蒙古明长城的摄影集出版,用光影艺术展现长城之美。
如今,高晓梅的儿子王东麟正读大学,学的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我要用更专业的摄影技术、更丰富的表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保护长城。”王东麟说。
【记者观察】
长城内外是故乡。于中华儿女而言,长城从来不只是一堵墙。
游子的乡愁、战马的嘶鸣、互市的熙攘……长城见证过太多悲欢离合,也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当我们提起长城,它所指向的,是鲜活如昔的历史片段,是延绵不绝的中华文脉。
2021年起,北京在长城修缮中引入考古研究,确保长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小站”等社会组织近年来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更多人加入到长城相关工作中……古老长城,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回望过去,考古工作抽丝剥茧,长城脚下埋藏的历史余温尚在;展望未来,人们书写着自己的长城故事。悠悠文脉,就在一块砖一抔土间,在一辈子一件事中,绵延不绝。
弘扬民族精神
【故事一】
晨光熹微,河北省迁安市北部长城山野绿道笼罩在薄雾之中。
长城脚下,白羊峪村里,今年67岁的村民白金照常早起,开始了自己忙碌的一天。家里的民宿有二十几间客房,最大的特色就是“住长城人家,品长城文化”。
“以前看长城只觉雄伟,现在看长城添了一份亲切。”白金说,每当给游客讲起长城故事,都忍不住讲讲自己村这几年的大变化:路好走了、村容靓了、来村看长城的游客更多了。
山村之变,始于长城之变。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包括河北在内的15个省份被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
白羊峪村党支部书记龚洁民笑盈盈地说,随着当地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白羊峪村“变身”古长城文化自然生态旅游村,旅游从业人员达300多人,今年旅游业纯收入能有1000多万元。
得到实惠的不仅是长城边的居民。越来越完备的基础设施、越来越丰富的文旅项目,把长城与游客的距离越拉越近。
“所有的技术和手段,都是为了让更多人对长城有感性认识,体会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标志的丰富内涵。”河北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班专职副主任许世鹏期待,通过建设长城风景道、打造沉浸式新业态等方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将满足更多人对长城的向往,让长城精神生生不息。
【故事二】
关,扼守河西咽喉;城,伫立六百余年。
见到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市实验中学学生杨恬惊叹:是何等的智慧和勇气,才能令古人在河西走廊的要地修筑出这巍峨雄关!
走进关城脚下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一幅面积220余平方米的《长城万里图》气势如虹。杨恬抬头望了许久。这幅油画将我国东、中、西部长城的主要景观绘入其中,中华大地的壮丽辽阔、长城建造者的勤劳、睿智和坚毅,在画中尽显无余。
展厅内,围绕着“中华之魂”主题,2200多件(套)展品徐徐铺陈:镇馆之宝“长城工牌”佐证了长城分工段逐级承包的修筑模式;出土于玉门汉长城烽燧的木觚,通体汉隶,凝结千年时光……
杨恬更感兴趣的,是这里的文创产品:“我想在家里摆上‘天下第一雄关’的积木玩具,也想把书签、明信片送给同学们,让大家都能看看长城有多雄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何双全说:“嘉峪关关城与它身后的万里长城,不仅是一项军事工程,更承载了数百年的历史记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们一同凝聚成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的伟大奇迹的动力源泉。”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这里,我震撼于长城的伟大,感受到我们民族坚韧不屈的品格。我想,这就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杨恬说。
【记者观察】
它是“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的众志成城,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亘古通今,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自强不息……每当华夏儿女想起长城,便有不绝的精神力量。
一次展览、一种精美文创产品、一堂长城公开课、一次长城主题研学……今天,长城以各种形式走进百姓生活、走向国际舞台,长城精神在新时代愈加可亲可感、入心入魂。
根据《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到今年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让我们离长城近一些、再近一些,深入这个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走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感受它的壮美、厚重,续写它的伟大、恒久。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