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3月12日

“他将国门放在心中,我把家庭举过头顶”

—记军嫂席爽语跨越2500多公里的新春之旅

▶席爽语同丈夫李磊一起布置新年装饰。

◀二人合影。

▶空闲时间二人一起写字。

■图/文 赵鹏 徐观念 本报记者 万慧

在小区门口的横幅标语“响应祖国号召 献身国防事业”前,总会有一个身影驻足片刻——军嫂席爽语每当看见这行标语时,心里总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伴随着这种自豪感的,还有一股浓浓的思念。

席爽语的丈夫李磊是一名戍边军人。李磊常年驻守边关守护着万家灯火。两人结婚多年,却常年因工作而聚少离多。平时两人能进行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手机视频了解到彼此的工作和生活。

谈起和丈夫的相知相遇,席爽语略带害羞地回忆道:“2018年,在他休假期间的一次朋友聚会中,我们认识。聚会结束后,他便主动添加了我的联系方式,后来我们便在一起了。”

“军嫂”两字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作为中学教师的席爽语,学校里,她不仅要负责起学生们的日常管理、学习情况等,作为妻子和女儿,在家,她还要照顾双方父母的生活起居,一头挑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

2021年,突如其来的一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席爽语平静的生活——婆婆在市场买菜时不小心摔倒,造成盆骨骨折。意外的变故更加重了席爽语本就忙碌的生活。联系不上李磊,她便一个人默默撑起这个家,每天学校、家里、医院三点一线地来回奔忙。

几天后,得知消息的李磊焦急万分,但在电话里,席爽语却暖心安慰道:“咱妈有我照顾,你好好工作守卫祖国,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有我在没事的!”

李磊深情地说:“在两人结婚时,她说‘你用戎装洒热血,我用红妆付终生’这句话成了我们最美的誓言。”

就在今年春节前夕,李磊告诉妻子,由于单位任务重、工作多,今年还是不能回家陪她过年。

电话那头,席爽语只是默默地回答了一句:“嗯。”

沉默许久后,席爽语突然爽朗地说:“既然你不能回来过年,那我就来部队陪你过。”第二天,她便开始着手准备行李,置办年货,准备去部队陪丈夫过年。

对于席爽语来说,来部队过年不仅可以和丈夫团聚,更能切身走进和了解丈夫在边关的生活。出发前的一个晚上,她激动得几乎一夜未眠。

从河南到西藏边陲小镇,有着2500多公里的距离,军嫂席爽语足足用了3天19个小时,可再远的路途也阻止不了她奔向丈夫的心。在克服晕车、高反、严寒等不良条件后,她终于要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了。

妻子的即将到来也让李磊激动万分。为了迎接妻子,李磊还特意准备了自己亲手编织的花束,希望通过这束花向妻子表达自己无法言说的爱意。

黄昏时分,车到了!李磊早早地前往车站迎接妻子。见到还在寒风中苦苦等待自己的李磊,席爽语下车后便立即扑到了李磊怀里,两人紧紧相拥。

看到妻子的第一眼,“她憔悴了,也瘦了”,霎时让李磊心疼不已。怕初到边疆的席爽语身体不适,李磊赶紧脱下军大衣给妻子披上。“走!咱回去过年。”说着,李磊便牵着妻子的手返回营区休息。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席爽语每天从嘹亮的军号声中醒来,这让她感到心里很踏实。看见丈夫每天在工作中忙忙碌碌,这也让她明白了在相爱这么多年里,李磊总是“玩消失”的原因,也更加坚定了她要好好珍惜这份感情的信心——“他将国门放在心中,我要把家庭举过头顶。”

期间,席爽语还经常主动去炊事班给战友们做饭,还利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帮助文化程度不高的战友们学习文化知识。

无私奉献是每个军人家庭的主题,像军嫂席爽语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她们就像绿色军营的常青树,枝繁叶茂,情深意长,用她们那无言的爱心鼓舞着军人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