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旦增旺姆
他捧着亲生儿子的相片眼眶不禁打湿,为自己多年“缺位”表示无尽的歉意,当即转给小白(化名)妈妈3000元添置小白过年新衣服。这是亚东县人民检察院成功调解一起抚养费纠纷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一幕。
徐某杳无音讯9年有余,单亲妈妈扎某所持有的联系方式早已无效,虽怀有索要自己非婚生男童抚养费的迫切心愿,却误认为非婚生子女无法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追索抚养费,多年不敢提出维权的法律需求,让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经检察官深入调查了解、不断普及法律知识,扎某以小白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亚东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提交支持起诉申请书。
“我们通过综合考虑发现抚养费纠纷所涉及的感情关系复杂,一旦矛盾得不到真正化解,便会对孩子造成更深伤害等特殊情况,所以我们启动了‘控告申诉检察+N’的办案模式,控告申诉检察与未检部门联合行动,一方面,带着当事人仅能提供的小白父亲的姓名和《出生医学证明》,前往相关医院依法查询当事人扎某就诊、住院、出院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迅速核实到徐某为小白的亲生父亲;另一方面,办案团队及时争取公安机关协助配合,辗转拉萨、日喀则等地,几经波折,最终找到徐某进行面对面核实相关信息,确定了早在2015年徐某在亚东县某工程务工期间与扎某同居并生下男孩小白。扎某出院后,徐某以回老家为由离开亚东,之后一直未与扎某联系,也一直未尽孩子抚养义务事宜。”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
为了让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更希望通过情理法兼容的纠纷化解过程,换回往日亲情,让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承办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充当心理咨询师角色,在不断释法说理和普法教育下,徐某对自己一直未尽小白抚养义务深感歉意。经特别邀请亚东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自愿签订诉前和解协议,承诺孩子出生至年满18周岁每年支付1万元的抚养费,从2024年5月开始分4次付清。“感谢检察机关,从希望渺茫到成功索要孩子抚养费,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为我们家减轻了很大的生活压力。”扎某得到孩子抚养费后向检察官表达谢意。
至此,这起支持非婚生子女起诉追索抚养费一案尘埃落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通过与公安、司法、妇联、医院等多部门主动沟通协作,避免了小矛盾引发大纠纷,真正实现了既依法办案,又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情。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亚东县人民检察院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定位,积极适应未成年人检察办案新要求、新变化,找准检察履职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以监护监督工作为基础常态化与县教育、公安、妇联和民政等多部门联合,深入乡镇、村(社区)排查涉未成年人权益的婚姻家庭、监护、继承、人格权纠纷及抚养费等案件线索,特别是针对农牧民法治意识淡薄、非婚生子女情况复杂等,2024年以来深入5乡2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5次、普法教育5场次,以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守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据介绍,下一步,亚东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树立“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理念,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个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原则出发,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凝聚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努力实现“1+5>6=实”,让法治种子陪伴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农牧民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