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1月16日

当警察节遇见农事新年更添喜庆 —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坚守岗位迎接中国人民警察节纪实

图为中国人民警察节、日喀则农事新年来临之际,日喀则市岗巴县若木新村村民邀请岗巴边境派出所若木新村警务室民警作分羊见证人,共迎佳节。 通讯员 贺烈烈 本报记者 汪纯 摄

■ 通讯员 贺烈烈 本报记者 汪纯

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一天恰逢日喀则农事新年的“古突夜”。在驻地群众迎新之际,日喀则移民管理警察守护平安“不打烊”,全力确保边境辖区治安持续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用辛勤付出守护雪域高原平安祥和。

警察节守护“古突夜”

藏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古突夜”拉开了日喀则农事新年的序幕,接下来,将迎接象征着“除夕夜”的日喀则农事新年“朗嘎”、日喀则农事新年大年初一的相继到来。

记者在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嘎拉边境检查站看到,查验通道相比平时更显繁忙。然而,执勤民警依然一丝不苟地敬礼、查验、放行,更不忘道一句:“罗萨扎西德勒!”并送上一个温暖的微笑。

“今天是我从警的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今晚还将和旅客共同度过‘古突夜’,十分激动也感到责任重大,我和战友们一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10日23时许,该站执勤民警郭强说道。

该站作为进出亚东县最繁忙的检查点,针对日喀则农事新年“回乡潮”高峰,及时调整勤务模式,适当增加执勤警力,安排执勤民警主动靠前服务,确保往返人员、车辆安全有序快捷出入。

在亚东县、康马县交界处的嘎拉边境派出所,记者了解到,该派出所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放在辖区社会面和重点场所,并提高人流高峰时段巡逻频次,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用坚实的脚步踏出辖区平安之路。

“只要辖区平安、边境稳定,就是我们过节最好的礼物。”该所所长旦增平措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群众服务“真香”

1月4日上午,孔玛边境派出所辖区群众格某满怀喜悦地将一面印有“忠诚履职 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派出所,并向民警一一敬献了洁白哈达,感谢派出所积极协调并走访相关部门,为其解决了30多年来身份信息历史遗留问题。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该支队用“群众满意”检验主题教育成效,从群众身边小事着手,不断提升移民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去警务室请警察分羊去。”日喀则农事新年前夕,在岗巴边境派出所若木新村警务室,边民群众摩肩擦踵,村委会负责人索朗杰布向民警巴桑次仁介绍:“大伙计划每两户分一大一小两只羊,想邀请警察同志帮忙见证。”

“嗯,真香!真希望每年的中国人民警察节,我警服上都是羊的味道。”1月8日,该警务室民警巴桑次仁在若木新村养殖基地见证村民分羊时喜洋洋地说道。

让人开心的不止是致富的“羊关道”,还有“龙秀”“永珠”两匹马。1月9日上午10时许,该所执勤民警在海拔近5300米的某执勤点执行任务中,偶然发现边民群众扎西旺扎两个月前丢失的马正在远处半山腰。随即,得到消息的扎西旺扎与执勤民警一同寻马。因“望山跑死马”“绝对海拔高度”客观现实,警民携手整整花了8个小时才返回村里。

“对我们移民管理警察来言,‘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只是口号,只要民有所呼,我们将全力以赴,绝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待。”民警巴桑次仁说道。

如“天降神兵”的巡边民警

1月10日上午10点,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贡当边境派出所像往常一样,每天组织民警向辖区甲拉山口39号界桩方向进行巡边踏查,不一样的是民警们携带早已准备好的红漆和画笔,小心翼翼地在界桩上进行描红,并重温入警誓词,庆祝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贡当乡作为喜马拉雅山脉的“秘境”,自2020年通柏油公路后,辖区连绵雪山、奇观崖壁吸引了大量游客。“我们常态化组织警力从34号到39号界桩进行巡边踏查,确保边境一线安全稳定。”该所教导员赵尚彬介绍,“在执行巡边踏查任务的同时,我们还担负了大量救援任务,近半年已救助了24名群众。”

“多亏你们来了,手机也没信号,车陷在沙石地真不知怎么办,你们是天降神兵啊。”1月5日19时许,来自四川南充的张先生向巡边踏查的民警感谢道。据悉,当天该所民警从38号界桩返回派出所途中,远远看见一辆轿车停在某峡谷,因处于无人区,车辆也没开灯,峡谷地带光线不足已近天黑,引起了执勤民警警觉,便出现开头一幕——天降神兵。

当警察节遇见日喀则农事新年,祖国的边关一片祥和,神圣的雪域高原充满欢乐,群众的信任和期待赋予了戍守边关的移民管理警察更多坚守的意义,激励着高原卫士守望山河岁月,警民携手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