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1月12日

三措并举 构筑立体化受援新模式

林芝市中院有力推进对口援藏工作

■本报记者 曾范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援藏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粤林两地法院的交流合作,林芝中院三措并举创新拓展对口援助模式,推动林芝法院在改革开放先行中实现更广领域、更深程度的思想变革、行动创新、全面转变,开启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智力援藏新格局。

聚焦重点、同向发力,不断提高对口受援工作的针对性。结合广东省对口支援林芝市,对应广东省各市对口援助林芝市各县(区、市)模式,林芝中院坚持对口支援原则,立足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的工作实际,在积极与广东高院的请示汇报下,“1+7”(广东高院+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7个中院)对口援助新模式成功实践,对口受援工作开启新征程。随着今年8月30日和10月3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先后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对口智力援藏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调整广东法院援藏援疆对口支援关系的通知》,标志着广东法院对口支援林芝法院,对应广东省各市对口援助林芝市各县(区、市)模式的“1+7”对口援藏新模式已经建立并形成,标志着新时代粤林两地法院援助工作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成效,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粤林两地法院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的行动指南。

明确目标、精准发力,不断拓展对口智力援藏的系统性。立足西藏新时代人民司法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聚焦“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着眼服务保障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目标,在林芝中院积极与广东高院的请示沟通下,通过选派优秀干部赴藏挂职锻炼、支持林芝法院干警来粤跟案学习、定期组织专题培训、组织线上同步参训等方式,不断创新对口援助思路和模式,以双向互动促进粤林两地法院交流交往交融,积极探索新时代“互联网+”对口智力援藏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优势,释放智力援藏新动能,进一步深化法院新时代对口援藏工作,为推动林芝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人才支撑。今年以来,依托“1+7”对口援藏新模式,选派1名干警前往深圳中院开展跟班锻炼,先后邀请广东高院讲师团和广州、深圳7名资深法官来林授课2次,举办林芝市两级法院政治轮训暨业务能力提升研讨班2期,累计受教育干警240余人。通过组织部门“柔性人才”渠道引进2名广东法院系统民事审判、执行业务专业法官在林芝中院挂职10个月,选派巴宜区人民法院、波密人民法院2名法官助理作为全市“双百计划 工布英才”前往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跟案学习6个月。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选派干警87人次赴对口援藏省市及最高院参加业务培训、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对口支援省市法院和最高院选派31人赴林芝市法院开展“小组团式”、一站式援藏。

突出主责,持续发力,不断深化对口援藏交流的实效性。加强与广东对口援助法院的日常沟通协调,完善机制,明确两地法院相关职能部门和联络人员,充分借鉴学习广东法院在审判职能方面好的经验与做法,先后通过组建线上咨询专家库、开展线上咨询答疑、“一对一”交流互动、开展审判管理经验交流等方式,积极组织两级法院干警踊跃参与交流互动,主动征求和听取对口援助法院的意见建议,为林芝两级法院立审执工作提供更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为林芝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全面推进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贯彻落实。截止目前,由“1+7”对口援藏法院的全国和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赴藏挂职锻炼干部、赴藏讲师团成员、涉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部门领导等人员组成的线上咨询专家库已经建立,林芝两级法院干警可依托法院内部网络cocall平台和cocall群,分专业条线搭建专家库专家进行业务咨询答疑,及时就审判执行工作、司法改革领域、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问题咨询专家库专家;同时,在司法实践中遇到新型疑难复杂案件时,林芝两级法院干警还可以与专家库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业务沟通交流,由对口援助法院专家配合及时答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