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讯(记者 袁海霞 郑璐)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国家税务总局西藏自治区税务局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西藏税务系统围绕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推动税收征管改革走深走实,取得明显效果。今年1—10月,全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6亿元。
据介绍,2023年以来,西藏税务系统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套措施,建成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示信息30万余条,建立重大税务案件预审查办法、税务行政执法案例指导等制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力保护了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提升执法精确度。在一般纳税人登记等6个业务领域推行说服教育、约谈警示、风险提醒、自查辅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全面落实“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对14项行政处罚事项实行“首违不罚”,组织操作指引编写和政策培训辅导,定期抽取数据进行分析筛查,全过程推进制度落地。
加强区域协同执法。会同西南四省(市)税务局联合印发《西南区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动区域间执法标准统一;印发《西藏自治区“格桑花行动”计划纳税人迁移办理指引》,简化企业跨省迁移办理程序,实现异地资质互认,助推上市企业引进。
同时,建立涵盖9大类税费政策的指标标签体系,大力推进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借助电子税务局平台的 “精准推送”服务功能,向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推送相关信息400万余条。
印发《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自查工作方案》,组织对全区20个县(区)税务机关和2个市民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大力推行容缺办理制度,对8个税费业务13项资料实施容缺办理。
升级办税缴费方式,不断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推出“异地电子缴税”“线上行政处罚”“自动预填申报”等功能。目前,“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达233项,电子税务局注册用户达16.2万户。深入推进社保事项掌上办理,在电子税务局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上实现缴费和查询功能。
推行智能化个性服务,建成“纳税人缴费人之家”和“税费服务支持中心”,提供智慧税务体验、纳税人学堂、征纳互动、诉求受理、权益保护等即时服务。打造“5G快问”远程平台和征纳互动平台,通过与纳税人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互动,实现“问办结合”。积极响应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服务需求,推出“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现金支付”等12项措施,推动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打通偏远、边境、高海拔“三区域”纳税人缴费人税费服务“最后一公里”,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拉萨、山南等地试点建立公职律师涉税费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化解税费矛盾争议,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
此外,印发《关于加强西藏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的意见》,修订《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制发《增值税发票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流程发票监管体系。
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六部门常态化制度化联合查处机制,通过情报交换、手段互助、联合执法等方式,联手打击“三假”等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至今,累计立案检查239户,查实虚开并移送公安机关98户,查补和入库共3950万余元。